当前的位置:首页 | 新闻中心

“大矿”安全之路

 | 标签:

大矿

 

安全之路

 

年来,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每年提高1%以上,在煤矿产量逐年上升的条件下,煤矿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。

继山西全省范围的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启动之后,至去年12月底,山东省后20个乡镇煤矿全部上划归市县属管理,全省煤矿单井平均生产能力跃升至71万吨。在刚刚召开的河南省经济工作会上,一份将对646座小煤矿实施兼并重组的讨论稿引起广泛关注,讨论稿提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,推进煤炭骨干企业对30万吨以下小煤矿进一步实施整合重组。

“大矿保安全”的思路正逐渐被人们接受,然而,如何走好“大矿”安全之路仍有待探索。

煤炭资源整合的安全效益明显

2009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到6.2亿吨,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煤矿大规模停产的背景下,仅比2008年微降4%。去年四季度山西省月均产煤6000万吨以上,重新恢复至历史较好水平。

与此同时,去年1—11月,山西省煤矿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0%,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2%。
产量相当,代价锐减,去年年初启动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产生了显著的安全效益。截至目前,山西省矿井数由整合重组前的2600座压减至1053座,平均单井规模由30万吨/年提高到100万吨/年以上,70%的矿井规模达到90万吨/年以上,30万吨/年以下的小煤矿已被全部淘汰,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。

这一巨变,符合世界煤炭产业发展规律。据有关测算,煤炭产业集中度每提高1%,百万吨死亡率就下降0.58%,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,也是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的过程。至1月4日,山西省煤矿企业主体由整合重组前的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,形成了4个年产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、3个年产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。而该省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则由2008年的0.47下降至2009年1—11月的0.24。

近年来,我国不断推进煤炭资源重组整合,这一巨变,并非只在山西出现。2005年—2009年8月,我国关闭各类小煤矿1.2万多处,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亿吨/年左右。去年8月19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安监总局等14部委联合发文,就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提出指导意见,其中明确提出“十一五”期间,各地区一律停止审批(核准)生产能力30万吨/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,各产煤省(区、市)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当地小煤矿退出标准和退出时限。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介绍,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每年提高1%以上,在煤矿产量逐年上升的条件下,煤矿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,2005年煤矿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5938人,2009年已经降至2700人左右。